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9 题号:21818284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一带一路”倡议一头连接“古丝路精神”的历史厚度,一头连接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思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认可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建设“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还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发展目标。“一带一路”是落实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先手棋,是向创新要动力,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将科技与各国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严峻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我国已累计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与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迈上新台阶,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升。放眼下一个1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将使中国更美好,也将使世界更美好。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以“一带一路,美美与共”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做事,一起受益。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使命所在。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有益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其中既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硬件联通项目,也包括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软件联通项目,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却寥寥无几。品牌发展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高品质消费品却供给不足。品牌是连接需求与供给的桥梁和中介,推进品牌建设,能促进经济向“高精尖”转型,可以说,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1)分析区域、国内外的互联互通为什么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实现。
(2)西方有一种声音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并非“共赢”,而是中国在“掌控”,是中国输出过剩产能的手段。请结合实际,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3)分析品牌建设对于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意义。
2017-09-19更新 | 123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易 (0.85)

【推荐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伴随经济全球化潮流,一些产品设计、生产、组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的价值链呈现出下图所示“微笑曲线”。各个环节的利润率不同,发达国家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获取了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通常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只能从中获得较少收益。目前,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迅速发展,正在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然而,在这些前沿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



请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作为。
2022-02-05更新 | 21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经济秩序,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然而,世界经济需要开放而不是封闭,需要共赢而不是零和。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中国提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主张,旗帜鲜明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如今,作为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既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工厂”,也是向各国产品开放的“世界市场”,为世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激发了新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从“坚持新发展理念”角度,为我国坚持开放发展提三条建议。
2020-03-15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