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我国的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0 题号:21853958
近年来,某区将残联、民政、卫健等多部门帮扶对象信息数据联网,形成低收入家庭信息数据库,综合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6个维度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一旦达到预警分值,疑似困难家庭就会被系统筛选出来。通过全面分析他们的救助需求,该区已对多名困难群众进行了精准救助。这一做法(     
①提高了该区社会救助水平和保障层次
②旨在提高救助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程度
③能够确保社会成员的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
④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上作了有益探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惠民保作为近年来最“出圈”的社商融合健康险产品,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和既往癌可参保可理赔的低门槛打开了更加健全的医疗保障、缓解医疗负担的窗口,以西湖益联保为例,它不设置年龄、既往病史、健康状况等投保条件,涵盖四重保障责任,对医保进行衔接补充,以“保本微利”为前提,保费的90%以上都用于理赔。惠民保“出圈”的原因是(     
①通过第三次分配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②坚持了应保尽保的原则和风险共担的原则
③降低参保门槛,减轻患病参保人员的负担
④能发挥保险社会互助功能,回应民生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5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要求各地强化帮扶兜牢民生底线。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及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这将有助于(     
A.促进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B.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C.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D.创新“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2023-05-29更新 | 1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近年,G市全面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全面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深入开展“救急难”工作,进一步织牢织密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这表明(     
①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③社会保障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生存危机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4-02-06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