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 发散思维的方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2185397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碱地是一种宝贵的耕地后备资源,是我国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

山东潍坊是滨海盐碱地代表城市之一,共有226万亩盐碱地,粮食亩产只有四五百斤,不少土地撂荒。近年来,潍坊采取多种方式对盐碱地进行适度开发:有的地区改种苜蓿、棉花、小麦等抗盐碱品种,这些抗盐碱作物的生长吸收了土壤中的盐碱成分,粮食亩均产量大幅提升;有的地区自主研发新技术,对重度盐碱地进行根本治理,使土壤含盐量由原来16‰将至3‰以下,实现了水稻一季亩产1200斤、小麦一季亩产800斤的巨大突破;还有的地区在盐碱地上种植抗盐碱牧草,发展规模化的肉牛养殖产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转化为生物有机肥,用于盐碱地的涵养与农产品种植,实现地产草、草喂牛、牛肥地的良性循环。随着开发技术和管理方式的不断进步,昔日撂荒的不毛之地如今种植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苹果、葡萄、桃子等各种瓜果一应俱全,南美白对虾等鱼虾满塘,丰收图景十分壮观。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潍坊开发盐碱地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说明山东潍坊是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开发盐碱地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关键一步”,消除绝对贫困,是迈好这一步的“关键一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将农业生产中“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应用于扶贫工作中,一改过去“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从不同角度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和类型施策,“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变传统单纯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力争用三个五年规划让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赶上来,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的。
2021-11-24更新 | 81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从“一张白纸“到“塔吊林立”,从“规划先行“到“维形凸显”,经过六年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围绕工作重心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应谈会,为千年大计掌航领航、指明方向。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雄安新区结合实际,会面落实制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研究出台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广泛吸引、聚集国内外力量和资本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广泛速用先进科学技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

雄安谋定而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逐级落实,一幅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雄安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在推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过程中以下思维方式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思维方式具体表现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超前思维
2023-07-19更新 | 12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专门出台并实施中长期规划,我国养老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一重大部署,为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城市各地区不断探索升级新模式,养老机构专业化分化、长期护理险试点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医疗不断深入社区基层、定制化养老呼之欲出……养老服务亮点不断刷新。养老+医疗+娱乐+旅游+教育……不断拓宽养老新地带、催生养老新品类,为老服务多业态融合发展,养老护理不再是简单的基础生活照顾,而是集慢病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安全及急救知识等复合型看护照科模式,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转为老有“善”养。


探究任务: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有的科学思维?
2023-08-13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