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2185397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等诸多全球性挑战也日益凸显。而一些西方国家受冷战思维、霸权逻辑影响,将意识形态对抗引入科技竞争,以技术“小圈子”阻碍技术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自2017年“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科技进步的变革性力量不断助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转型。中国通过联合研究、技术转移、科技人文交流和科技园区合作等务实举措,提升共建国家的创新能力,收获创新发展的红利,为构建包容性全球科技创新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11月,在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首次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倡导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主席两次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习近平主席给出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如同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何塞·森特里亚所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全人类的福祉,为推动世界和平开辟了新的路径。这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为人类社会发展承担的历史职责,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原因。
2020-01-19更新 | 23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2021年5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愈演愈烈。两国的民众甚至开始大打出手,致使数百人负伤。这次巴以冲突,是自2014年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冲突,对巴勒斯坦、以色列平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突如此严重,自然引起了联合国安理会的高度重视。据悉,联合国安理会已经就此事进行紧急协商。针对此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其例行记者会上表达了看法,中方作为合国安理会5月轮值主席,日前主持紧急磋商,讨论东耶路撒冷局势。安理会成员普遍对冲突局势表示关切和担忧,敦促停止针对平民的暴力,确保国际法得到遵守。中国政府已于5月20日启动了人道主义援助紧急响应机制,中国政府将应巴方的需求,尽快为巴勒斯坦提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巴方救治伤员、安置无家可归者。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保护世界和平,保卫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永恒的话题。请写两条与和平有关的宣传标语。
2021-08-07更新 | 1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5年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生动有力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亚投行的成立、丝路基金的远行,建设性开启了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变革的大幕,融入现存国际秩序的同时,增强了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全面参与并引导多边外交进程,倡导新型国际关系,让合作共赢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旋律:外交贯穿了“一带一路”的战略以及促进国内经济建设的中心主题,同时追求安全与发展两大目标:相继推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越来道多的认同。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019-04-04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