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21892805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社会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无论是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们观念的影响                    
②人们无法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
③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④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年来,“元宇宙”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是元宇宙一词的演变过程:
思想源头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描绘了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概念诞生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描绘了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地位的虚拟现实世界。
当下共识元宇宙是利用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从“元宇宙”一词的演变可以看出(       
①任何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
②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被否定的过程
③一切虚拟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④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也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29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生物进化论指出:现代生存着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又进一步揭示,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进化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也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说明(     
①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唯一条件
④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9更新 | 1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社科院编纂的《中国语言地图》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区、粤语区、吴语区、客语区、闽语区等 10 区,各方言区内部还可再细分。《礼记》有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以“雅言”为通用语,先秦的雅言、两汉的通语、宋明的官话、清末的国语再到如今的普通话,方言不断发展的同时,通用语言的规范也持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方言的差异与地理阻隔、人口因素等密切相关
②方言的发展与通用语言的规范分属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③保留方言与推广通用语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可以并行不悖
④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各地方言的差异性是文化差异性的表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7-05-17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