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8 题号:21927197
某网络主播一个人做菜、酿酒、造纸、纳布鞋、做汉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拍得如诗如画。许多外国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观看她的视频开始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纷纷夸赞中国人的勤奋、聪慧,进而开始喜欢中国文化,喜欢这个国家。该网络主播的成功得益于(     
①借助现代科技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用受众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③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中华文明一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对这一观念的高度概括。这一观念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扎根,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泛的民意基础。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这一传统理念的作用。为此需要我们(     
①立足国情,尊重差异,交流互鉴,取长补短
②保持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避免传统文化走样
③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4更新 | 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在传统文化短视频佳作匮乏的今天,如果短视频创作者能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取意”,将其中的“静穆”“和谐”“悠远”等美学理念视觉化、场景化,同时善于“取法”,充分借鉴传统文化“留白”“写意”“顿悟”等方法,完全能创作出沉浸式的人生诗画意境佳作。这告诉我们,文艺创作(     
①可以用全新呈现形式演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②应处理好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实现综合创新
③应善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
④文化创作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3】今年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国风雅韵》篇章以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作为结尾,在AR技术加持下,寄托着古今美好心愿的灯笼随着吟诵的诗句升腾而起,与“和为贵”理念共同融汇为点点星河。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②《国风雅韵》篇章的节目成为展现中华文化的载体
③“和为贵”理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诗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凝结着普世价值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1-29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