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8 题号:21927459
“现代化”从18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已经有200多年,迄今让30多个国家、约10亿人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然而,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现代化道路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就能选择适合本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②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③创新才有出路,唯有彻底否定现状,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④每个国家都应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选项对“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理解正确的是(     
①共同特征: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共同特征: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
③中国特色: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
④中国特色: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8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某班同学以“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主题开展探究与分享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国家都应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化道路,摒弃他国的现代化经验
②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没有任何国家完全相同
③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没有固定模式和一般规律,适合本国就是最好的
④中国独立自主开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绘就了新图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03更新 | 2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意在说明(       )
①生产关系的变动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关系的孕育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地位等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3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