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6 题号:21988184
习近平文化思想,回应“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课题新要求
②社会实践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新的认识工具
③满足社会实践需要是思想认识的根本目的
④实践为验证认识正确与否提供了客观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我国第12次北极科考中,成功完成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学考察任务。该机器人在北极高纬度地区的成功下潜为我国不断深化对北极洋中脊多圈层物质能量交换及地质过程的探索和认知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将为我国深度参与北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支撑。这说明(       
①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②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自主水下机器人因具有一定意识而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15更新 | 1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进展可谓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新冠病毒疫苗项目同时在研发。在迈入临床试验阶段的6款中国疫苗中,中国生物承担研发的2款灭活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试验阶段,并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各项进度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周颂告诉记者,所谓灭活疫苗,简单说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得选一个好“种子”;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比如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等;然后再把这些活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同时保留它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功能,最后经过纯化等工艺变成疫苗。而按照规范免疫程序接种两针新冠灭活疫苗后,28天摘掉口罩就不再是梦想了。疫苗的研发体现(       
①形成有关疫苗的真理性认识是疫苗研发工作的根本目的
②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的迫切需要推动了疫苗的研发进程
③能否掌握和创新人体免疫调节规律是研发的关键点
④免疫方法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得以验证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24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众所周知,抑郁症与睡眠问题总是“相伴相生”,但其背后的“所以然”却并不明晰。最近,科学家通过对大量人类脑功能影像数据的挖掘,找到了调制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脑神经环路,有望为改善睡眠质量、治疗抑郁症带来革命性突破。这表明(     
①科学研究可以发现和利用事物的联系
②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会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6更新 | 2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