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村委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8 题号:21994178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某地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网格员搭起基层治理的“连心桥”,利用礼仪诗词形象墙、家风家教彩绘墙等促进社会和谐,通过现代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等。一个个基层矛盾被及时发现,一件件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该地的成功得益于(     
①以法律形式确立各纠纷主体职责
②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以下是某村村民自治章程草案(节选):一、依据《宪法》规定,本章程是全体村民的行为准则;二、村委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三、村委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负责全村的工作;四、村委会要服从人民政府的领导,按照镇政府的指示完成各项工作。对该《章程(草案)》条款解读正确的是
①村委会是基层政权机关,要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
②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委会行使职权
③村民直接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④《宪法》为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2-12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S村吸收现代企业优秀管理经验,依据《S村村民自治章程》,由村民选举成立村务“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激活了村民自治的“满江春水”,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该模式(       
①实现了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的多样化②展现了我国基层民主实践的蓬勃生命力
③为村级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④丰富了村民自治实践的具体实现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16更新 | 2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开展“协商在基层”,将政协协商平台下移到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园区(企事业单位),通过在基层搭建分布广、常态化的协商平台,弥补了政协工作在基层单位的空缺,助力党委政府解决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涉及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更好地提高基层政协委员履职积极性,实现双向发力。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①能够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②可以推动政协委员行使地方党和政府的决策权
③能够助推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④可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和保障村委会的自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8-11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