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法治中国建设 > 法治政府 >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2201946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M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制定出台《M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跨区域、跨部门执法沟通协作机制,推动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做到“快办事”“办成事”“办好事”;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推广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持续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使办事群众对行政机关政务服务总体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推行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办、自助办等高效便捷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聚焦“最多跑一次”目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服务等,推进政府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就政府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司法部发文《书写英雄城市昂扬奋进法治答卷武汉以法治政府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称,2022年武汉市生产总值达18866.43亿元,时隔两年后重返全国城市第8位。武汉市近年来高位推进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真正让法治成为核心竞争力和最好营商环境,走出一条用法治政府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围绕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确立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紧扣“九城一家,交通先行”的发展要求,开展交通领域地方协同立法。对一些重要法规,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担任“双组长”,对法规选题、立项进行把关,整合调度资源有效推动立法工作,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效。

近年来,武汉市深化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获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市公安局建成“数据警规”平台,实现执法过程预警预测预防和闭环监管。

2022年5月,武汉市开发“办不成事来找我”微信小程序,进一步拓展企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123个高频事项实现“一事联办”,“掌上办”事项突破1000项,城市圈“圈内通办”事项达410项,将“办不成事”变为“办得好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请你总结武汉在以法治政府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经验。
2023-12-01更新 | 2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安天下,种为基石。种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通过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202112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决定》。新法自20223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种子法为推进种业振兴,确保种子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种子执法和监督,依法惩处侵害农民权益的种子违法行为。

第八条国家依法保护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种质资源……

第二十五条国家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材料二   种业是食物之本、农业之基。2022325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围绕“建立健全种业政策支持体系”召开第5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2位政协委员和特邀代表在会上发言,160多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农业用种安全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但仍面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等问题。委员们建议,推进新时代种业发展,要摸清底数,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征集地方特色和珍稀濒危品种,构建全国统一的资源数据库。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种业基础性研究,加快建设南繁硅谷等种业创新高地,优先支持畜禽、饲草等紧缺品种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人的饭碗主装中国粮。
(2)结合材料二,从我国政党制度的角度,说明全国政协召开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原因。
2022-10-23更新 | 46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4月,广东丰顺县教育局发布通报称:陈某某(女、硕士研究生)、孙某(女、硕士研究生)两名公费定向培养对象与丰顺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协议》,协议约定毕业后在丰顺县范围内学校任教至少6年。陈某某2022年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到丰顺县任教1年后因个人原因提出不再继续履约。孙某于2023年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则来到丰顺县任教,因个人原因提出不履约。根据有关规定,经报丰顺县人民政府批准,丰顺县教育局对二人违约情况予以通报,并与其解除广东省定向培养协议,将违约记录材料纳入人事档案,同步录入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协议,中央或地方财政承担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贴。培养院校需要对公费师范生进行管理和综合评价;用人单位所在县级政府负责追缴和管理违约者在服务期内违约退缴的费用。自广东开展“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工作”项目以来,公费生未履约情况频发,仅在2023年,就有多地通报了公费定向培养对象违约情况。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除了通报中采取的措施,丰顺县教育局还可以要求陈某某、孙某承担哪些责任,并简要说明理由。
(2)频频出现的违约者及其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效。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就如何减少公费师范生违约现象向教育主管部门、公费师范生培养学校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4-05-25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