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中国的外交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220229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揭开神秘面纱,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东道主中国以绵延五千年的文化印记,向八方宾朋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文化自信。

亚运会的细节处处流露着中国韵味:吉祥物“江南忆”的名字出自白居易的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其设计则取材于三个世界文化遗产;会徽“潮涌”来自钱江潮“弄潮儿”的典故,象征勇立潮头的奋进精神;奖牌“湖山”则呼应着西湖山水。开幕式上,由裸眼3D视觉技术构筑而成的拱宸桥虹跃运河,此岸连接古代,彼岸通往现代。历史与现代隔桥对望,一眼千年,让无数观众感慨科技的魅力。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实践。通过这次赛事,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愿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文化自信的。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彰显了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契合的古诗词。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以下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决策开启了中国融入世界、对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40年来,我国商品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4.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达3.14万亿美元,多年居世界第一;GDP年均增长约9.5%,7亿多人摆脱贫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越1.4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2.1万亿美元,外商投资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标志着我国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即更多地使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推进开放。该法确立了制度型开放的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即规定不可以做什么),在政府采购、标准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公平待遇,保护其合法权益,坚定实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与国际规则对接等。

材料三当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导致中美之间经贸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制度性开放举措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扩大开放。
2019-08-24更新 | 7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全球化一直由发达国家主导,但是近些年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已经成为金融危机以来拉动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有利,出现了“逆全球化”甚至“反全球化”的思潮。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倡导建立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机制,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普惠平衡发展,给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免除了大量债务,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中国为最不发达国家解决贫困饥饿问题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还在“碳排放”和“世界气候”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国际义务。中国积极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大多数国家认同。


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言论,有网友提出“中国应该积极扛起经济全球化的大旗”。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网友的观点的合理性。
2020-03-24更新 | 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做了重要发言。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坚持开放包容,建设共同富裕的亚太”“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亚太”“坚持命运与共,建设守望相助的亚太”,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关于亚太未来发展与合作的重大主张,为亚太经合组织树立起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再创区域合作新辉煌的行动路标。

☆从2013年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到2014年倡导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再到2019年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从2021年阐述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四项重点工作,到此次会议提出建设关于亚太未来发展与合作重大主张,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旗帜,引领亚太合作方向。

☆“遇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早日建成高水平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加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维护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一项项理念主张直面区域合作、全球发展的现实挑战,切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的症结所在,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发强烈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重要发言对于推动亚太合作与发展的指导价值。
2023-02-18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