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3 题号:22109225
在青海省海西州,节水抑盐,选育耐盐碱作物,昔日贫瘠的盐碱地变成“绿油油”丰收田。在新疆,新型功能性水溶性盐碱土改良剂实现了“边滴灌、边改良土壤结构、边脱盐、边保水”……“白花花”盐碱地变身稳产增产“大粮仓”。这说明(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贯通
C.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D.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3-24高三下·江苏淮安·开学考试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雄安新区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水域、智慧一体的新区。雄安新区建设理念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②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自然界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科学的意识能够改变自然界的属性和规律
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1-10-19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宇宙的构成中,人类已知的物质仅占4%左右,而暗物质量几乎是已知物质的6倍,但科学家一直未找到它存在的证据。后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公布了其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宇宙中暗物质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从中可以看出
①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实
②社会实践是推动认识不断进步并深化的动力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滞后性
④科学实验的进展程度最终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2-28更新 | 4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2月2日,李兰娟院士回应,在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P3已经分离到8株病毒,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出疫苗对于抗击疫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科技工作者能够为自然界“立法”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新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19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