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2216223
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届时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3·四川成都·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藏医药浴法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第40项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A.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
C.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20-02-25更新 | 1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泉州古称“刺桐",宋元时期,各国商人旅行家和传教者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市井十洲人”共同促成了这座东方大港的繁荣,由此产生并留存了一系列文化遗产。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果就此开展征文活动,下列主题中恰当的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人类共同的财富,申遗成功责任大于喜悦
③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④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5更新 | 2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7年11月30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周年的日子。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已成为“老皇历”,其作为文化遗产已没有价值。对此,你可以选择以下观点加以反驳
①“二十四节气”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二十四节气”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④“二十四节气”展示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特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18-02-07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