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实现人生的价值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4 题号:221758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案情回顾:张某山从事民间采风活动期间,对一首少数民族的舞曲进行了记谱并配以歌词,该民歌于2021年被《民歌集锦》一书收录,署名为“张某山记谱配歌"。2023年,张某山发现北京某出版社出版的《民歌赏析》一书中收录了该首歌曲,署名为王某。张某山认为出版社的这一行为,侵犯著作权,故要求北京某出版社: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法官说法:张某的作品是以民间文学艺术(民歌)为基础而形成的,而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宗旨是:在禁止歪曲和商业滥用民间文学艺术的前提下,鼓励合理开发、利用民间文学艺术。因此,为促进民歌的进一步传播、发展,应允许他人对民歌及“记谱配歌"形成的成果进行合理改编和使用。同时,为丰富社会文化,促进民歌的流传和发展,对付出独创性劳动的“记谱配歌”者应以鼓励。因此,本案中张某山对其改编的民歌享有署名权及获得报酬的权利。                            

法条链接

《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法官说法”背后体现的法理依据。
(2)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阐述允许对民间艺术作品进行合理改编和使用的意义。

材料二   《著作权法》是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民间文学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构成了它富于集体意识的集体性特征。而它的“集体性”也决定了它的“匿名性”:即作品没有明确的创作者。

(3)据此,有人认为,改编、整理民间文学的作品不适用于《著作权法》,否则违背矛盾律。结合材料二,请你从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材料二   对于人工智能,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看法一:不担心人工智能会对人类社会在短期内产生天翻地覆的破坏性影响,而是担心这些技术被错用到不同的领域,对整个世界的安定造成非常致命的影响。

看法二: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机器需要人来操控;今天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机器有了自己的“智能”,用机器来操控机器。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挑战人的社会地位。

看法三:人工智能将来可以像人类大脑一样,不仅会计算、作曲,更可以驾车、写作、决策、鉴宝甚至社交,人与机器完全融合,人将获得永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对人工智能存在不同看法的原因。
2021-12-19更新 | 15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GDP和城镇化率情况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
材料二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对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形成巨大需求。同时,城镇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材料三 立足国情、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借鉴别国城市化经验教训,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想。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的布局要科学,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抓实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保障他们获得平等的市民权益;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说明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正确性。
2019-01-30更新 | 34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在这里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代概念,更多的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环境,时代楷模是对榜样人物的崇高评价。时代楷模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积淀,是社会主义被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追求,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荜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不断滋生着时代楷模精神.时代楷模精神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每一个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各时期各行各业各具特色,在学习中既要与时俱进又要把握精髓,向时代榰模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境界;就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就要学习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就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广泛开展向时代楷模学习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凝聚起促进改革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时代楷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是如何体现的。
(2)依据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活动的合理性。
(3)请就如何弘扬时代楷模精神,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4-04更新 | 2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