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221900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画作为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民间艺术之一,鲜明地展现出中国人的精神理想、生活愿望和审美取向。河南朱仙镇年画《五子门神》(如图)属于神像类年画,画上的门神并非武将打扮,而是赐福降祥的天官。天官面目慈祥,周围簇拥着欢喜雀跃的五位儿童,神情生动,儿童手中分别捧有荷花、灯笼、宝瓶和寿桃等。以五子搭配门神的年画组合方式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五子既代表了“五子登科”,又表达了人们对连生贵子、人丁兴旺、平安幸福的美好祈愿。

清代河南朱仙镇《五子门神》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年画《五子门神》运用的联想思维的方法。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爱国主义自古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材料二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融入法律制度中,如何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人民群众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汇聚至国家立法机关,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将汇聚起无数个实干、追梦、奋斗的你和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材料三   国家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中;应当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请就学校如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谈谈你的设想,据此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200字左右。
2024-02-15更新 | 309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跃升,但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型风险:一类是技术本身不成熟带来的,如软件漏洞与硬件失效造成人工智能故障或环境变化造成人工智能失控等;另一类是技术应用带来的,包括误用、滥用等。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相关风险是可以规避的。技术层面可以加强前瞻性预防,加速技术更新迭代,同时采取对齐工程、安全防护栏等方案;应用层面可以加强约束引导,尽管人工智能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着国家间的博弈(一些发达国家担心管控过严会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落后),但我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施行,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获欧盟27国代表一致支持。

“技术归根结底是由人类来发展和把控的。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是由人类选择的。”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观点,既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帮手,在人机协同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又要防范和化解人工智能的风险,在不断发展中寻求解决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谈谈你对“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是由人类选择的”的理解。

材料二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2)高三的王同学在学习《逻辑与思维》后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024-06-10更新 | 17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火星是离地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探测,对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报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开启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

面对祝融号在火星工作期间将遇到的困境,祝触号火星车设计师设计了多重神奇技能:一是有特殊的电池板,电力有保障:二是自带两个“温室”,热控有保障:三是多重解救方案,遇事有保障:四是道过开源和节流解决保暖问题。

火星车的历史仅仅只是火星探索征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漫长而注定艰辛的求索之路上,人类终将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1)结合材料,运用联想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的成功对科技创新有何启示。

材料二   我国在30年前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从神十三与天和核心舱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到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从问天实验呛、梦天实验舱成功“问天”,到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形成“天作之合”;从航天员可以在太空驻留丰年之久,到两个乘组的六位航天员太空会师;月壤研究、火星探测……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旅永不停歇。新时代中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超前思维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意义。
2024-01-07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