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中国的外交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2222069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材料一     10 月 18 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应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我们以两岸融合发展为着力点,深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鼓励支持沿线重点地区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我们希望看到并始终致力于保持台海的和平稳定。当前,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都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着新的形势,但“台独”同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有驾驭复杂局面、战胜风险挑战的综合实力和必胜信心,完全有能力推动祖国统一大业阔步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安全的知识,分析我国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的依据。

材料二   东南亚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海陆交汇地带, 东盟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

9月11日,第20 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签约仪式在广西南宁举行,45个国家近750家企业参与。本届东博会除了有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热火朝天的商贸洽谈,还首次举办了“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题边会,以期形成相关成果。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发展机遇,在分享超大规模市场、发挥经济互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在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将不断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与东盟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世界意义。

材料三   “一带一路”十年来, 中国走在更加自信的路上。

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跃升,我国GDP达12610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 年至 2021 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 38.6%,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1—8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特平稳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9375.6亿元,同比增长21.8%;2022年1-6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33.1亿元人民币,增长21.8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3.6%,美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26.1%。中国与 146 国家发展了经济和贸易关系,成为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128 国家和地区最大贸易伙伴。

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为了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美国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所谓“脱钩”,是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所谓“断链”是产业链与中国切断。针对美国用非正常手段圆堵中国,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科技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成果,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享,脱钩断链是一把双刃创,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损害自身利益;中国不惧怕脱钩断链,脱钩断链也无法阻挡中国发展;我们的发展始终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中国当下的底气。所谓“脱钩断链”,恰恰是美国不自信的表现,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和反对。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论证“脱钩断链”是错误的。

材料四   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 亿美元。截至2023年6月底, 中国与五大洲的 150 多个国家、30 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20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风电场助力哈萨克斯坦向低碳转型,非洲偏远村庄接入了卫星电视信号,安哥拉干旱地区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干净的饮用水……“一带一路”倡议已被载入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多边机制的成果文件。2023年10月,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1个国家和41 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与会嘉宾围绕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4)结合材料四,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实力“圈粉”的原因。

材料五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问题频发。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发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优势,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成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目前已有 150 多个国家、30 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 4000万人摆脱贫困。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公认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有关文件中,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识。


(5)结合材料五,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说“一带一路“倡议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6)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请就如何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世界格局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刻演变。个别大国打着多边主义旗号搞新的阵营对抗,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更加尖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俄罗斯和许多欧洲国家明确反对单极世界和集团对抗。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增多,但整体实力增强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迈出扩员步伐,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加速形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形成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024-05-10更新 | 7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规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一方面,“全球南方”国家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恃强凌弱、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论调层出不穷,个别国家不顾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单边主义行动加剧了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应当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是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最新主张,具有鲜明时代性。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应然选择。
2024-06-04更新 | 11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近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擘画未来。本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过了《昆明宣言》,这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全球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愿景迈进。

《昆明宣言》节选


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各国政府继续合作推动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纳入或“主流化”到决策之中。
积极完善全球环境法律框架,加强国家层面的环境法及其执法力度。
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如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11-11更新 | 2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