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9 题号:22268058

“读懂中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携手发展读懂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了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从兴办经济特区到推动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止。目前,中国已成为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的枢纽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有观点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4月11日,美国商务部将6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使得拜登政府利用该清单非法单边制裁的中国实体数量不仅超过了特朗普政府,而且创下美国历届政府之最。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在经贸、科技等领域大搞“小院高墙”政策,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打着民主、人权价值观的幌子对中国实施技术管制,在半导体、人工智能、超算、生物医学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科技领域对华无底线遏制、打压。

美国对华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必然失败。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两弹一星”和许多优势产业都是在西方封锁禁运下发展起来的。如今面对美国一轮又一轮的非法单边制截和“长臂管辖”,中国科技依旧飞速发展,创新成就熠熠生辉。2023年,在全球贸易额缩减约1.5万亿美元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特别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结合材料和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美国非法单边制裁带来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9月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辞时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动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疫情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放眼未来,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说明面对国际新形势如何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
2021-08-03更新 | 11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中国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2012年,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车给予补贴。但2017年,补贴开始退坡,2022年底,补贴已经完全退出。其实,补贴是全球通行规则,日本政府从2022年开始,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予以加倍补助。

材料二   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德国车企展示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强烈的合作愿望。德国拥有世界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知名品牌,而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资源。通过合作,德国车企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而中国车企也可借助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材料三   近日欧盟以所谓“公平竞争”为由,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试图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的发展,这一行为必将延缓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进程,对全球碳中和愿景的实现造成负面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这一观点加以评述。
要求:(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2)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023-11-09更新 | 4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