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2227523
航天员王亚平于2013年6月20日进行太空授课,讲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等物理知识,激发了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从哲学上看,太空授课的意义是(   
A.自然科学为科学探索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航天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认识客体的能力
C.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科学精神是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矛盾的关键
2014·云南昆明·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珠算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由于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有的筹算不能适应计算的需要,筹算逐步演变
为珠算。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2016-11-26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11月24号嫦娥五号发射成功,经过23天探月取样成功返回,通过分析月球土壤的结构、成分和物理特性,人类可以进一步理解月球的形成过程,也可能解开一系列对月球长久以来的疑问。解答这些问题也有助于人类理解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对月壤的分析表明(       
①实践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在不断接近真理中发展认识
②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
③世界上无不可认识之物,人们会逐渐深化对月球的认识
④探月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获得对月壤的正确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05更新 | 1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下列诗词对秋的不同描写中,我们可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意识活动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诗句的不同描写源于人的主观认知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10-25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