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8 题号:223155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很多场合都论述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材料一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2024年1月19日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材料二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要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1)请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我国坚持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的原因。
(2)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以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提纲。(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   2019 年 10 月 11 日至 1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印度出席中印领导人第二 次非正式会晤。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未来几年是中印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期,也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关键期,实现中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符合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中方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印度发展得好。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双方一致同意,将在多边机制框架内加强协调,旗帜鲜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的理解。
2020-10-03更新 | 1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

材料一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在转向中高端、高附加值、绿色化方向,需要引进和借鉴外资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意味着在一般制造业领域全面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的基础上,中国进一步扩大制造业领域开放,展现了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并将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动力,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材料二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围绕世界现代化深入阐释中国主张:“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这一重要论断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脉相承,提出了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宏伟愿景,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制造业领域进一步开放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说明中国主张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10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理念、国家战略、历史性变化以及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等情况。

气候变化、生物灭绝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应对气候变化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公共产品。与此同时,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还致力于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出大国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彰显的大国担当。
2022-06-23更新 | 2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