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真理是客观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7 题号:223568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曾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为此,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强调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条仁善邻等思想,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可以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等理论品格,要求它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紧密结合,这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1)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结合材料并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新时代坚持“第二个结合”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3)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请你写出两点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有人说,真理不是抽象的,也不是无条件的,因此,真理要不断推翻旧的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请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真理特征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018-01-17更新 | 1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与需求学派的凯恩斯主义相对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材料二       盘活农村土地是深化农村供给改革的重要内容,A省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外流,不少耕地走向荒芜现状,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让“愿意种地的”大户获得更多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而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领军作用。针对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承包权利没有的顾虑,A省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在全国率先开展农场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经营权的确登记颁证,向农民“确实权,颁铁证”,解决了流转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明确严格保护承包权,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怕或者限制其流转土地。针对农场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现象,A省在全省54个县市搭建起农场产权交易市场,共计办理土地交易3.2万家、交易额48亿元,实现了土地有效流转。
(1)结合材料,说明A省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使农民增收。
(2)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017-05-05更新 | 11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2019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针对老年人反映的养老机构“住不起”“住不上”“住不好”等突出问题,重点要通过缓解供求矛盾、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加强养老服务相关的人才培养等措施,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材料二   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在我国的缺口达570多万,同时从业人员素质低、收入低,导致整体行业水平低。因此,2019年10月17日,人社部、民政部联合印发《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版)》,降低入职条件、新增各项职业技能,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200万名养老护理员。


(1)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分析“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原因。
(2)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出台《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版》》的依据。
2019-12-11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