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2251007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各地纷纷念好本地“人才经”,多措并举出台各种引才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入。

A地B地C地
为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青年人才分别发放6万元、20万元、30万元、60万元补贴领军人才买房可补贴20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享受45万元政策奖励,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75万元政策奖励

对此,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发展引才为先,留用为本”,吸引人才首先要知道人才需要什么。

在人才的引进中,有人认为:要想将人才留住就得用“薪”。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协议薪酬、持股分红等方式,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分析国务院推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的合理性。
2017-08-05更新 | 1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面对不断压缩的利润空间,智能手机行业进入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处境:一份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品牌、功能种类、处理器性能成为当下影响人们购买手机的重要指标;价格实惠,品质较好的高性价比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的首选。而国内大部分厂商仅仅完成了手机的设计、制造、组装、销售与售后等环节,主要芯片等元件与操作系统仍然垄断在国外厂商的手中,而大打价格战更是令智能手机市场陷入泥潭。面对这样的行业大背景,智能手机厂商们也在挖空心思的想招出招,不求破局,只求生存,除了常规招式外,低俗营销炒作、互相诋毁谩骂、借手机炒高自家资本等众多新玩法也屡屡上演,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材料二:目前,我国存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经济科技“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企业在当前用不上;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嗷嗷待哺”。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先进国家这一指标为60%至70%。2016年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致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凤凰涅槃,加快新产业成长、化蛹成蝶。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智能手机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说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
2018-07-07更新 | 3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0年,新冠疫情极大地冲击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集中力量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党和国家把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摆在了重要位置。为了更好释放因疫情而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针对新型消费业态发展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偏弱、人才储备短缺、研发资金不足等困难,国务院出台了促进新型消费的15项政策举措。在政策引领下,我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数字娱乐、定制旅游等新型消费不断壮大,居民的消费品质有所提升,中国消费市场显示出了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复苏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说明政府助力消费市场复苏的理由。
(2)从宏观调控和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为促进新型消费业态的发展提两条建议。
2021-02-03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