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2256420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是一项令人着迷且极具潜力的技术,它对人类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类劳动强度。例如,AI在医疗、金融、交通、教育、娱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此外,AI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实现更精确的决策。但它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和挑战。例如,失业问题、数据隐私和安全、人工智能的偏见和伦理问题等。此外,AI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社会不平等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因此,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工智能,充分利用其优势、同时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在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时,我们需要关注伦理、安全和可持续性等问题,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我们对待人工智能发展的正确态度。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写道:“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60多年过去了,这一更高阶段的社会形态正逐渐在社会主义中国成为现实。

材料一 在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努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示范样本。

➢做大“蛋糕”——激活潜能,产业迈向中高端:

南浔区加速引入新产业、新业态,“拎”起高端产业链,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近两年,南浔区努力将自己的名字写进“光电通信产业集群城市”名单;把农业数字化作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目前累计争创浙江省级农业数字工厂8家,居全省之最,建立数字化平台3个,辐射面积15万亩。

➢分好“蛋糕”——城乡一体共享幸福成果:

通过以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组建“强村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全区24家强村公司实现经营利润1965万元,为全区211个行政村平均增收9.5万元,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欠发达村。鼓励当地的上市公司和优质民营企业广泛开展股权激励,拿出股份激励员工,让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共享企业成果。

构筑起“学无忧、业无忧、居无忧、行无忧、水(电)无忧、用无忧,险有免、产有扶、病有助、梦有圆、教有伴、残有助”的“六无六有”综合救助体系。目前已有12家企业建立了1000万元慈善基金,19家企业建立了500万元慈善基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南浔区是如何通过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建设共同富裕美好家园的。

材料二 在金华浦江乡村戏台边听婺剧经典折子戏、在衢州柯城美术馆欣赏色彩明丽的农民画、在温州瓯江两岸打卡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城市书房、在东阳横店影视实景拍摄基地领略光影魅力……处处别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一个个亮丽怡人的文化景观生动说明,共同富裕不仅需要物质富裕,更意味着精神丰盈。

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是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脑袋不富”眼里更多的是“柴米油盐”,“脑袋富了”心中就能装着“诗和远方”,“脑袋”“口袋”都富了才能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家家“仓廩实衣食足”,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足的基础,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实现共同富裕应怎样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
2022-05-14更新 | 5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4.7%,于是有人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了担忧。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用通俗的四句话进行了回应:中美经贸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互利共赢的利益交融格局;中美经贸合作“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我们历来反对“自己得病让别人吃药”的做法;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美两国贸易和投资合作应该还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说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的四句话的理论依据。
2017-03-17更新 | 10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总体来说,是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礼法并治。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之道,“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等,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尊崇。在礼治之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由法制体系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例如监察制度,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详细严格规定。中国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原因。
2019-05-29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