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22602221
李某宁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老年人客户资料,冒充某健康指导中心主任,与老年人沟通联络。在聊天过程中套取老年人身体状况等信息,骗得信任后,分步骤实施诈骗。将每盒12元的廉价保健品吹嘘成“灵丹妙药”,骗取人民币合计66万余元。本案中(     
①非法途径获取老年人客户资料侵害了自然人的身份权
②即便没有带来对老年人健康权、生命权的侵害,李某宁也可能构成犯罪
③李某宁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中的“搭便车”行为
④受骗的老年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就本案提起诉讼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学生张某在某网店购买了一双某品牌的鞋子。收到货品后,张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于是就真实情况发表了买家评论并予差评。之后,商家与张某为此产生争议,中学生张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己对于诚信经营的感受。商家对此大为不满,向人民法院起诉张某侵害名誉权。中学生张某的行为是否是侵权行为(     
A.中学生张某的行为不是侵权行为,因为他的行为没有超过正当的界限
B.中学生张某的行为是侵权行为,该网店所受的损害与中学生张某的行为有因果关系
C.中学生张某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因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D.中学生张某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因为中学生张某滥用自己的民事权利
2022-06-14更新 | 1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甲公司系搜索引擎运营商,旗下拥有搜索广告业务。乙公司为宣传企业购买了上述服务,在甲公司知情的情况下,3年内乙公司以同行业丙公司的名义对本公司进行商业推广。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乙公司非法盗用丙公司的名称权,已构成非法侵权行为
②乙公司擅自使用丙公司名称进行商业推广,属于混淆行为
③甲和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丙公司的名誉权,对其造成了损失
④丙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9更新 | 5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公司职工刘某酒后驾驶汽车,被交警查获,刘某冒用该公司职工王某的名义接受了处罚。从中可以判断(     
①王某有权请求刘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②王某有权请求刘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③刘某冒充王某的身份,侵犯了王某的身份权     
④刘某冒用王某的名义,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