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22638252
新征程的中国外交的历史使命之一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中非合作

材料一   非洲大陆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富饶的大陆,它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着巨大而无限的发展潜力,非洲大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15世纪,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四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带去瓷器等物产,播撒下中非友谊的种子。新时代十年,通过发展援助、融资支持和技术转让等方式,中国帮助非洲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中非关系发展按下了“加速键”,驶入了“快车道”。对此,西方却传出不和谐的“杂音”:在日益加剧的竞争格局下,中国意图通过援助在非洲乃至“全球南方”保持影响力。

▲以亲诚惠容理念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材料二   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多年来,持续深化加强经贸合作。

各方持续加强能源合作、物流联通、商品市场等领域合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全长近1万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累计对华输气超3800亿立方米;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陆路进口原油的第一条跨境大动脉,累计对华输油超1.5亿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功建成,这打开了中亚国家通向太平洋的大门;途径中亚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2.5万列,占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一半以上。中国是中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中亚的许多水果、干果成为国内电商平台的“爆款”,常常“秒杀一空”。中国与中亚积极落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伙伴关系,给世界一个联通、稳定、繁荣、和谐的中亚。

▲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材料三   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在2023年表现非常亮眼。以新能源气车为例,2023年新能源汽车达到120多万辆,出口增长77.6%。新能源汽车“走俏也要居安思危”,面对中国汽车的销量,保护主义是西方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欧盟打算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未来可能对相关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美国也将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或“国家安全风险调查”,甚至扬言“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以应对中国汽车充斥美国市场。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以“公平竞争”“国家安全”为名搞保护主义、贸易壁垒,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广受欢迎,靠的是在全球市场竞争形成的科技创新和过硬品质,绝不是靠补贴来支撑保护。中国政府将根据相关国家的决定,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一带一路既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又是国际合作重要平台

材料四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从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到泰国曼谷市首个垃圾发电项目;从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一期项目,到尼泊尔博卡拉国际机场项目……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已开展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

随着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数量、业务量、影响力逐步提升,本币互换与跨境结算规模持续扩大;同时,中国与共建国家金融监管合作不断加强,建立区域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危机管理和处置框架。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一带一路”体系正在形成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驳斥西方不和谐的“杂音”。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中国同中亚五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意义。
(3)新能源汽车走俏也要居安思危,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给出合理化建议。
(4)结合材料四,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资金融通是如何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特区建立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日益发展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圳依然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某班学生以“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间’”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材料。

材料一:1984年1月24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深圳视察。他充分肯定了深圳市场经济改革的成绩,并满含深情地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二:据报道,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某市非法走私成品油活动猖獗,走私使该市虽然取得了经济的“昙花一现”,但是饮下的苦果却是该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相关行业长期处于低迷萎缩状态。对此,专家指出,非法走私不仅严重破坏国家进出境监管秩序,也给社会公共安全和经济长远发展带来重大隐患。

材料三:2019年8月18日,《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指出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战略定位: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文明城市典范、民生幸福标杆。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有同学认为,正是在对外开放的大潮下,深圳才从一个小渔村变身国际知名的大都市。因此,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结合材料,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意义。(8分)
2020-03-21更新 | 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过8年艰苦谈判,2020年11月15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它标志着一个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均占世界1/3左右、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落地而生。

根据协议,15个成员国范围内90%以上的商品会获得零关税待遇,未来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扩大到95%以上。协定签署意味着在东亚及南太平洋广大地区范围内形成一个统一大市场。


结合材料,说明上述协定能够成功签署的原因。
2021-04-17更新 | 1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当然,也要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勇敢迈向世界市场,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1)请谈谈你对“双刃剑”的理解。
(2)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应对?
2018-02-04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