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1 题号:227083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承载了几代中国人不懈奋斗的强国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物质日渐富足后的社会新诉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树立了国民各方面道德品行的基本规范。十多年来,我们能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1)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意识形态工作如何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具有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推荐1】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开启了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丰硕成果。

年份航天成果对航天事业的影响
1999年11月
——2002年12月
神舟1号——神舟4号
无人飞船
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四次成功发射无人飞船,为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神舟5号载人飞船中国第1艘载人飞船,开启了载人航天新时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011年9月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2011年11
——2013年6月
天宫一号与神舟8号对接
成功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仓等多项试验成功。
2016年9月天宫2号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2017年4月天宫2号与天舟1号完成
自动交会对接
标志我国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为2020年完成空间站做好准备。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天宫2号与天舟1号的成功对接。

材料二:2017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6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方法、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019-11-21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6月24日凌晨,仅仅100秒的时间,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被泥石流吞没。紧接着6月底7月初,广西、湖南、江西等南方部分地区遭遇大范围、高强度、持续性降雨天气,江湖、河流沿线地区险情不断,多处发生群众被洪水围困的险情。

洪涝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对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面对洪涝灾害的巨大破坏性,除了悲痛,也使我们陷入疑虑与沉思:人类能否准确预防洪涝灾害?专家指出:洪涝仍具有可预防性。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涝灾害,但通过各种努力,随着得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准确的监测、预报和警报,可以尽可能缩小灾害的影响。


(1)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人们对洪涝灾害预防产生疑虑的原因。
(2)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人类如何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
2019-01-23更新 | 11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开启了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丰硕成果。

年份航天成果对航天事业的影响
1999年11月
——2002年12月
神舟1号——神舟4号
无人飞船
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四次成功发射无人飞船,为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神舟5号载人飞船中国第1艘载人飞船,开启了载人航天新时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011年9月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2011年11
——2013年6月
天宫一号与神舟8号对接
成功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仓等多项试验成功。
2016年9月天宫2号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2017年4月天宫2号与天舟1号完成
自动交会对接
标志我国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为2020年完成空间站做好准备。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天宫2号与天舟1号的成功对接。

材料二:2017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6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方法、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018-11-11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