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主体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228227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材料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材料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探索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1)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是怎样展现出强大伟力的?
(3)某校拟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请你就活动形式提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0月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国人民。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赓续精神谱系。大疫当前,全国人民在行动,践行着中华美德和中国精神。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或奔赴前线,或守护后方,守土尽责,用爱和奉献坚守着岗位,用生命健康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一个号召,几万名白衣天使急奔灾区;一声令下,千张床位的医院倾刻建成;一句重托,十四亿人民众志成城。这就是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守望相助,这就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和不屈的民族脊梁,这也是我们能够打赢“新冠”战疫的底气所在。大疫当前,也检视着人们的道德和良知。当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时,个别不法奸商哄抬物价,个别居民不服从统一管理,肆意发泄个人情绪,甚至出现强行冲卡、辱骂志愿者、殴打医护的恶劣现象。公民道德建设仍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志愿者是如何践行中华美德和中国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的。
2022-03-26更新 | 1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020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必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积极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早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放眼神州大地,无数怀摇远大理想、深植家国情怀的青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脱贫攻坚战场,他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一往无前的执着,肩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伟大时代的青春华章。


(1)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意识的相关知识,阐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为什么必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2)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其依据。
(3)某校开展“出彩的青春”演讲比赛,请你运用哲学知识,以“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为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0-10-16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跟随卫星视角带你了解红色地标里的党史故事。


【一个大党,一条小船】

1921年7月,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上,一艘红色画舫见证了一个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命运彻底改变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这里一路走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一份口粮,一股清风】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

—苏区干部好作风歌词选段(江西兴国山歌)

1934年,苏区居民生活极其困难。苏维埃临时政府土地副部长胡海,带头自带伙食到机关办公。江西省苏维埃主席的刘启耀,叫爱人从兴国老家步行百里送米给他做口粮。刘启耀向妻子讲:共产党人当官不是为个人发财,而是为老百姓谋利益。在胡海和刘启耀得带领下,苏区干部自带干粮来办公的崭新风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称赞。

【一则通知,一份情怀】

1949年2月,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时,一则通知彰显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新修或大修的房子,除适当给房东、地东一部分和留一部分公用外,应进行调剂,分给无房或少房的贫苦的农民……如有损坏可以拿自己置的其他家具用具赔偿,但其价值应较原有的家具用具稍许高一点……”

—《关于转移中处理房子家具规定的通知(转字第二号)》节选

【百年征程,百年初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红色基因书写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以上故事,谈谈怎样做到“以史鉴今”。
(2)结合材料或史实,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百年大党的成功密码。
2021-04-15更新 | 4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