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4 题号:22824992

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等问题。

我国设备更新需求和消费品换新需求很大。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同时,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其作用路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投资相对于消费和外贸,乘数效应大,受疫情因素制约小,对当前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202O年我国安排政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以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建设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投和提高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适应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两新一重”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021-01-18更新 | 2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登录政府网站查询到相关信息并制作如下图表。


材料二: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所作出的战略深化和战略再定位。

所谓国内大循环,就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在国内完成,即生产和消费(供需 关系)的衔接和匹配主要在国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所谓国际循环,就是上述诸环节结点部分在国外,包括过去常说的“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


(1)解读上述图表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12-25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9年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材料一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在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材料二   某县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该县充分发挥生态富硒优势,大力开发“农旅”“硒旅”“康旅”等旅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市场+合作社十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实现规模效益。通过推行“网店+农户”“网店+企业”电商扶贫新模式,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等,打通资本、技术、人才向乡村回流通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让乡村生态环境“美”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总书记作出上述部署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经济学知识,说明该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
2020-01-08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