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把握辩证分合 >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1 题号:22834969

材料一   2024年两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低空经济是指3000米高空以下的飞行经济活动,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包括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越来越多应用场景的出现,也延展出全新的产业链条,推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随着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地政策协同联动,低空经济快速成长可期。但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研发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同时,也面临市场培育、政策监管和创新成果侵权易发多发等诸多挑战,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标准制定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有观点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离不开国家的统筹以助其起飞。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指出,“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一是有实力。中国经济2023年同比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二是有潜力。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这些优势让中国经济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三是有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将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实力、潜力、动力,构成了中国稳健前行的基石、底气、源泉。

(2)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论述得出这一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既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之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有力维护了人民安全;面对百年唯有之大变局,我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整体实力、竞争力和抵御内外各种冲击与威胁的能力,保护国家根本利益不受伤害;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我们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有力捍卫了政治安全;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有力维护了主权与国土安全;面对来自霸权国家的极限施压,我们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有力维护和塑造了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战略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如何体现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的?
2023-02-16更新 | 2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全社会而言的,要从全局上来看。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人人参与,脚踏实地,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相关知识,阐释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2023-02-16更新 | 1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揭示文明之源。其宗旨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多学科,就是各个学科有机结合;多角度,就是要从环境、生产力发展状况、精神生活、社会结构等多个角度来研究文明起源;多层次,就是不仅要研究都邑遗址和贵族的状况,还要研究中小型聚落和社会中下层人们的生活;全方位,就是要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022年,通过对石峁相关文化人群的线粒体DNA研究,发现石峁人群主要起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华文化到文明发展的延续性提供了科学依据。20年青灯黄卷,学者们通过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掀起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而是历史的事实。面向未来,继续推进、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辩证分合”的知识,分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如何揭示文明之源的?
2023-02-11更新 | 4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