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5 题号:22840572

特事特办,是指特殊事情用特殊办法来处理,最初是改革开放初期支持特区建设的一项特殊政策,后来演变成一种突破惯例、提高效率的特殊方法。近年来,一些地方行政服务中心开办“特事特办”窗口,专办“急办、难办、办不成之事”,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了诸多困难,从根本上打通堵点、解除盲点、治理难点,确保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受到了很多好评。但也有媒体评价说,“特事特办”还是少些好。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释“特事特办”为什么还是少些好?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立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编纂民法典”的部署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立法工作重点项目,在广泛征求党政机关、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民法典草案。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民法典对原有民事法律进行梳理、整合、完善,对众多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确认”。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新增了居住权、人格权和国家订货合同制度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内容,对于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编纂民法典是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2021-03-07更新 | 55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材料一:法治新常态,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习近平同志对《决定》所作的说明在谈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时强调:“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材料二:经济新常态特点之一,是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消费需求看,我国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模仿性排浪式消费,指消费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怎样理解“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企业应该如何适应这一经济新常态?
2016-12-12更新 | 22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被作为2021年工作回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所秉持的理念和目标的直接体现。

政府行使职能有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自觉选择。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不断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人民群众也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为了人民的获得感,法治政府建设一直在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原因。
2022-07-04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