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5 题号:228525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和中亚国家发展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同中亚五国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覆盖,是中国周边首个战略伙伴集群。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将在六国的共同努力下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中国与中亚各国定能在新的“黄金三十年”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与中亚各国定能在新‘黄金三十年’行稳致远”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经济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借助电商直播,陕西柞水木耳、山西大同黄花等农产品走出大山,依托数字化技术,传统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变。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费,数字技术不断拓展着智慧便利生活的边界,展现出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强大影响力、创造力。发展数字经济既有助于打通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产业链的众多环节,又可以持续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催化传统制造业“数字蝶变”。数字经济通过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管理场景、交易背景和技术情景,能够实现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供重要支撑。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数字中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和政府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我国数字经济。陆续出台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基础性法律伴随着数字中国建设从起步到发展,网络空间法治化持续推进,数字法治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我国在世界最早成立了互联网法院,最先出台在线诉讼规则,审理了大量涉数字经济新类型案件。从“24小时不打烊”的政府服务到行政执法综合监管平台共享数据的应用,数字政府建设创新了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掌上办”“指尖办”已经成为各地政府服务的标配。多地政府通过打通多个平台,实现执法人员使用一个平台一次填报,多平台共享执法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讨论数字转型问题时习近平指出,当前,数字经济规模扩大,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中方提出了《二十国集团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创新成果普惠共享,欢迎各方积极参与。中方愿继续同二十国集团成员合作,携手构建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数字经济格局。


(1)结合材料,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桩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
(3)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及相关建议对全球经济格局的积极意义。
2023-01-18更新 | 38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各国领导人齐聚杭州,共同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把脉、开方。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发挥G20引领作用,体现雄心水平,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打造合作平台,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提供坚实保障。中方将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惠全球、利长远的积极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G20杭州峰会召开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就互联网管理、中国经济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习近平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我们既要充分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
(2)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利用互联网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2017-03-02更新 | 26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它展现我国支持贸易自由化、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坚定决心和立场。

进口博览会设智能及高端装备、汽车、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消费电子及家电、服务贸易等七大板块,参展企业带来质量优良、各具特色的产品,既有普通的商品货物,也有关键部件、产业链条、技术思路、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等关键的创新要素。超过5000件展品在中国市场首秀,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相继发布,创新活力四射。联合磨床公司的数控五轴CNC磨床、德国通快集团的Truconnect工业互联技术等的亚洲首发,为中国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带来了新标尺;针对肤质肤色个性化定制的粉底液、可测体脂和进行尿检的马桶等,满足中国老百姓正转向的个性化、高品质消费需求……进博会为中国贸易扩大进口提供了绝佳窗口,让八方客商驻足,让全世界瞩目。进博会是中国首创、中国“专利”,更是中国负责任大国胸襟的体现。


(1)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中国行动全球瞩目,中国担当世界点赞。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举办进博会是中国负责任大国胸襟的体现。
2018-12-01更新 | 9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