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7 题号:228726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影响力明显提升。

材料二   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节目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魅力的生动体现、作为央视春晚首个登场的分会场,西安分会场以独特的开场掀起“山河诗长安”的篇章。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开成门,迎宾”、西安永宁门缓缓开启,“诗仙”李白跨越历史长河“穿越”而来除夕之夜,全国观众与李白古今对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古今对吟,将盛唐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伴随“山河诗长安”篇章步入高潮,流传千余年的“中国古代交响乐”被东仓鼓乐社奏响,与西安交响乐团珠联璧合,展开合奏对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音乐与文字跨越时空的桎梏,通过不朽诗篇和震撼交响,激荡起一座城市中所有人的灵魂共振,中华文脉也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成功赓续传承中华文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春节期间是否允许燃放鞭炮备受争议。此前,由于燃放鞭炮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当燃放还会造成安全事故等原因,许多地区和城市采取禁燃鞭炮的政策,过年少了许多年味儿。而随着疫情整体形势改变和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经历了三年疫情精神紧绷状态的民众,期盼在鞭炮烟火声中,更加凸显过年的热闹喜庆氛围。而且在当下,燃放鞭炮还在某种意义上寄托着人们驱逐“奥密克戎”的期望。

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实际情况,从尊重科学和欢庆春节的视角中,在春节习俗和环保安全之间找到平衡。近日,D市创新政策,允许春节期间限时限区域燃放鞭炮,从“禁燃”改为“限燃”,积极顺应了民众的关切。


(1)春节期间是否允许燃放鞭炮备受争议,请结合材料并从认识论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理性面对争议。
(2)“制定相关政策应在春节习俗与环保安全间寻求平衡”,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3)请你代表所在小区物业公司,撰写一篇关于春节期间文明燃放鞭炮的倡议书,要求在150字以内。
2023-04-11更新 | 2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镇化发展路径,关系着城镇化发展的质量。2010年至2020年间,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方向是“大城市化”,共撤销149个县。这一城镇化路径在导致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与中小城镇之间差异扩大的同时,县域之间的社会发展不平衡也逐渐扩大,而新冠疫情的出现则暴露出超大城市抗风险能力不足。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控撒县建制设区”。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进行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发展质量。


结合材料和认识论知识,说明我国关于城镇化的认识为什么发生变化。
2022-10-08更新 | 20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大数据时代,你的指尖每敲击一下键盘,就自动上传为互联网海量数据的一部分……这段广告语真实地记录着时代:借助互联网,不同的群体创造着海量的内容要素和符号体系,形成丰富的文化圈层。但这过程中也容易带来内容的野蛮生长和情绪的无节制宣泄。呵护良性的公共空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坚守。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简析“呵护良性的公共空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坚守”的原因。

材料二:我国有近10亿网民,每天有450亿条消息被发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待在数据空间里的时间有时比在物理空间还要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阅读推荐更智能、出行更方便、购物更便捷、生活更智能……但大数据也使得“隐私”不再隐私,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问题一直是大数据时代避不开的问题,对于大数据隐私保护是业内一直关注的难题。对于大数据时代,我们有些人爱的爱死,恨的恨得咬牙切齿,大家褒贬不一。


(2)请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对于大数据时代产生褒贬不一的原因。

材料三: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福柯曾对“治理术”做出深刻剖析:“现代的权力构建在知识基础上”。所以,“知识才是大国竞争制高点”的理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该理念诞生于世界各国为推动自身发展解决新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当中,也离不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化大数据工具;更离不开各国人民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究。


(3)结合材料,分析“知识才是大国竞争制高点”理念的形成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2021-01-06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