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构建新发展格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228727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规划》的主要内容:一是继续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6G、光纤宽带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等;二是初步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健全;三是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其中,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强调国产替代,要在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瞻性领域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四是提升政务领域的数字化(数字政务)和新型数字生活。“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加强智慧社区、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云游戏等应用场景建设。

材料二   数字经济正在深刻重塑人类社会,在为我们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信息泄露、大数据“杀熟”、算法滥用等频繁“入侵”,破坏现实生活时,越来越多的人对法治发出了强烈呼唤。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系统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相关的法律规范日益完善,涉及行政、民事、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涵盖网络安全、知识产权、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方面议题。

材料三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类涉及新交易、新模式、新业态的矛盾也逐渐增加,周某与甲公司签订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为周某经营的网店刷单。刷单本金由周某支付,刷单酬金为15元/单。随后,周某支付给甲公司刷单本金30万元。合同到期时,甲公司使用其中的16万元用于刷单,并收到周某给付的6万元刷单酬金,剩余14万元未使用亦未归还周某,周某经多次催讨无果,遂将甲公司诉至人民法院。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让法治建设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
(3)材料三中周某与甲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为此,某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对具备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且可流转一定体量闲置民房和集体土地的村(群),经申报择优列入民宿特色村(群)培育,同步享受“三权分置”试点村相关政策;民宿特色村(群)内创办文旅融合项目的企业或个人,经申报认定,可享受贷款额度为100万元(含)以内的利息补贴,补贴标准按当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贷款基础利率(LPR)执行,凭银行借据和利息收据,给予2年50%贴息;对照该市的民宿等级基本要求与评定细则,开展民宿品质化特色化评定,被评定为市级示范型、舒适型、经济型的民宿,分别一次性给予每个客房1.5万元、1万元、0.5万元的奖励。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市政府是如何鼓励、支持、引导民宿企业发展的。
2023-01-28更新 | 11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并综合说明实施上述四大行动的重要意义。
2024-06-11更新 | 6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是未来发展的短板,新的投资领域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七大领域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大国重器。在新基建脚步加快的同时,也要着重关注产业生态建设。以5G为例,一张5G网络,连接了从通信设备厂商、通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到各行各业实体的上下游产业链,能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还能够渗透到其他各个领域,形成强大的溢出效应和牵引效应。放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基建的巨大潜力更显珍贵。在疫情防控期间,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医疗服务、科研攻关、在线教育等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消费习惯将会延续下去,形成对新基建的强烈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影响。
2020-06-09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