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68 题号:22873014
某地人民法院全面摸底和分析辖区内诉讼案件情况,针对涉民生案件量大、矛盾集中的问题。主动探索“网格预警、精准分流、高效化解”的“矛盾纠纷三级化解网络”,成立法律咨询室、心理疏导室、诉前调解室,为来诉群众提供心理抚慰、法律咨询、前置调解的一站式前端化解服务,成功调解各类案件数百起。这启示我们(     
①通过多元方式有效处理社会纠纷是法治社会应有之义
②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要利用好道德规范的积极作用
③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④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的是(       
①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
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④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7更新 | 1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某同学搜集了有关法律的相关名言,部分摘录如下: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样。——贝卡利亚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①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服务于公民的利益
②生产方式是法律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③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规范
④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20更新 | 4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mo”,“momo”最初只是系统为新用户自动生成的默认昵称。不少网友为了保护隐私,避免自己的网络足迹轻易被熟人发现,跟风披上“马甲”,泯然众“mo”,有了集体掩护的身份,可以极大减轻社交压力。近日,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集体面具不等于浑水摸鱼的自由,更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网络空间中的各类言行举止,谁都没有任性逾矩、挑战底线的权力。由此可见,公民要(       
①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维护好自己的正当权益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成为严格公正的执法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2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