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2287310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政府建设,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国务院组织法。20243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制度创新成果和宝贵实践经验,与《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制度规范做好衔接,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制度基础。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是如何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
(2)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中国的法治建设在路上。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

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82年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

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完善。


(1)结合材料和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并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相关知识,归纳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并分析两条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2020-09-01更新 | 8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反间谍斗争形势极为严峻,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各类间谍情报活动的主体更加复杂、领域更加广泛,目标更加多元、手法更加隐蔽。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反间谍法。此次修订完善了间谍行为的定义。将“投靠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实施网络攻击等行为”明确为间谍行为。反间谍法是我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部重要法律,也是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的专门法律,为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修订反间谍法。
2023-07-13更新 | 12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党和国家开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强化生态监督,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运而生。2021 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其中,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法律地位首次得以明确。围绕领导干部开展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将根据部署,依法监督领导干部任期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最终给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的等级评价。这是一项理论、制度创新,既有利于事前预警,也有利于实现事后追责。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上升到法律地位的原因。
2022-07-23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