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2890985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宣布全国湿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

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经济学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省积极开展低碳实践,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21年6月,该省决定在全国率先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提出了具体的路线图与行动方案,为该省2030年实现碳中和指明了方向。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面临着压力:2019年该省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27%,与先进省份相比总体偏高。同时,在碳中和技术研发、碳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差距。为此,该省省政府决定加强与先进省份的联系,实现与兄弟省份的协调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该省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中是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的?
2022-01-12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当前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双循环”要素流通的障碍。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逆全球化”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已经呈现区域化、本地化、分散化的趋势,对我国的产业链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为我国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畅通国内经济、金融、技术和产业的通道,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才能不依赖外力而推动经济内生性发展,才能掌握国际分工主动权。特别是在世界高科技产业高度集聚、垄断格局基本形成的背景下,我国现有的低附加值、低端产业链受上游产业影响,受到国外产业打压和围堵。要破解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困境,需要科技创新来驱动,进而推动提升经济循环效率。


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科技创新是如何助力双循环发展格局构建的?
2021-05-17更新 | 8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大湾区因其独特地理和制度优势,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共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近年来,西方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全球经贸投资规则和经济治理体系进入深度调整期。这对出口占比较高的中国来说,需要重新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区域经济的领头羊。大湾区是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消费经济的承载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先行区、供给区,是区域发展深度一体化的高级阶段。《纲要》强调把港澳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广泛的国际联系、发达的服务业、较强的科研力量与广东广阔的市场、发达的制造业、较强的政府决策力和执行力相结合,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我们实现科技强国、先进制造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撑,一座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合理性。
2019-04-24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