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和平与发展 > 挑战与应对 >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229509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新的威胁。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国网络安全领域构建了以《网络安全法》为核心的“4法2例”合规框架体系,包括《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和《商用密码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网络安全法律保障体系,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们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如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请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提出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要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坚持胸怀天下,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的原因。
2023-01-05更新 | 32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再次成为时代之问。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一带一路”是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结合材料并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为不确定的世界增加确定性的。
2024-04-05更新 | 11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话题,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的事业。

材料一   近年来,广东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清远英德市西牛镇是“中国麻竹笋之乡”,通过联农带农模式,全镇7000多户、3.5万人麻竹笋产业为生;韶关翁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将澳洲茶树精油建设项目作为林业产业发提升行动之一,现已完成3000亩澳洲茶树种植;茂名市培植新鲜水果、干鲜果品、中药材、产饮料等特色品牌产品,全市经济林年产值达到约400亿元。目前广东正因地制宜发展花、苗木、经济林果等林业特色产业,扩大经济林、木材加工、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支柱产业,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政府和企业合力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广东各地“点绿成金”,通过发展林业经济致富,从绿色发展中获益,越来越多村民靠好山水,过上好生活。

材料二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气候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迄今为止,《巴黎协定》190多个缔约方均已提交国家自主减排计划,超过34000个公司、组织与民众等非国家行为体加入了减排承诺。中国始终倡导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分享绿色技术和经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广东是如何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协同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原因。
2024-04-12更新 | 7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