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44 题号:250546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   2009—2013年我国GDP及其增长情况图(图17)

注:201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0%, 43.9%, 46.1%。
材料二   2013年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对比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等等。
材料三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保护主义、违法实行优惠政策、垄断经营等情况依然存成;市场主体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价、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尚未根除……只有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建立良好市场秩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其中法治建设无疑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推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深化改革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3)根据政治圣湖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我国应怎样推动良好秩序的形成?
14-15高三上·甘肃张掖·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据初步核算,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长8.9%,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原因。
2020-02-09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9%。2008年我国GDP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材料二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空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欣欣向荣的社会局面,也必然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扩大了社会成员间的心理反差。不断增加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导致低收入群体不满情绪增长。一些领域突出的腐败现象,损害干群之间的信任……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诱因,甚至动摇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基础,令已有的发展成果付之东流。
(1)分析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总动力。影响稳定的苗头和隐患,必须依靠科学发展去解决。运用《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
2013-11-25更新 | 67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材料一:2015年8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报告了2015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报告,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
材料二:按照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部署,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各项政策措施正在发挥积极作用。201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民经济“稳增长”的理由。
2016-11-26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