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2775031
材料1:气候问题是全人类的共通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干旱、地震、地质灾害为主,森林草原火灾和风雹、低温冷冻、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经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统计局、气象局、银保监会、粮食和储备局、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和政治工作部、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会商核定,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7亿人次受灾,867人死亡失踪,16.2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17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巨大影响。


对此,有人认为:巨大的自然灾害是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必然,与人类无关,人类也无能为力。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
2023-02-25更新 | 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落地的一瞬间特别有成就感”下一个周期,希望能达到新的高度-.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00后运动员驰骋冰雪赛场,不畏强手敢打敢排,勇于超越自我,争做最好自己,努力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奥林匹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用奥运精神托起了中国人追逐奥运的梦想,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世界荣光。这种奋力进取的拼搏精神正是支持我们走向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干事创业,无人不希冀成功的荣耀。拼尽全力不一定都能梦想成真,但成功背后必定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鉴夺银,从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由一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举世瞩目,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练:短道速滑运动员赢得比赛为国争光,背后是奋勇争先的搏击。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奋斗。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对于奋斗者而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有“春华”才有“秋实”。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凤,蹿房奋发、笃行不息,不负历史、不负韶华,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


拼尽全力不一定都能梦想成真,但成功背后必定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结合材料并从唯物论角度对此加以说明。
2022-08-11更新 | 22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某校高二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展开了美丽中国,美丽人生,美丽社区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领略自然之美】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推进绿色发展,积极节能减排、加大治污力度,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请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正确性。
【建设美好家园】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2)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阐释我们应该如何建成美好家园的愿景?
【共享美好社区】
美丽中国的建成离不开美好社区建设。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等等。共享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3)展望美好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请运用辩证的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018-01-22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