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2775060
古代人崇拜自然,渴望改造和征服世界的能力提高;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生态文明是在对工业文明带的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观念源于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思考
②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③真理超出实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2-13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4年非洲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病情,之后肆虐全球,截至2014年年底,该病毒共有19695名感染者,其中死亡7693人。其实人类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埃博拉病毒,科学家至今未研发出特效药物或疫苗,原因之一是埃博拉病毒暴发没有特定的季节性,对实验室的培养环境要求很高。材料说明:
①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可贵
②认识本身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③人的认识能力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获得真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化学奖揭晓,成果显著,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大脑神经元中的“位置细胞”、“网格细胞”、“方向细胞”和“边界细胞”,人们因此可以回答“我在哪里”、“我是否来过这里”、“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等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再次佐证了
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是由动物心理自发形成的
③人脑能够将观念直接变为现实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斯特凡·黑尔,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使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纳米显微镜层次。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在战胜谬误中得到发展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人类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以侧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用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①真理的获得必须以谬误的纠正为基础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实践是在认识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④人的认识源自实践最终要转化为实践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起从实际出发
B.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抓主流
C.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018-05-13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