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3 题号:28228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4.84%,稳居世界第二位,为实现21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中学高二(1)班组织开展了“我的青春·梦想与祖国同行”班会活动。一位同学说出了如下的心里话。

“中国梦”与个人梦想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想,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构建,又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我是一名中学生,我的理想是长大后为国争光,这个梦想现在离我还很遥远,但它永远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永不消失,我会慢慢地实现它。当前,我虽然不能为国家做大事,但我可以从身边的事做起。比如在公交车上,我会主动让座给老人和小孩,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匆匆数十载。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人生怎样才有价值?怎样才更为“华丽”?“70后”正砥砺前行,“80后”“90后”敢勇挑重担,“00后”的我们怎样才能为自己、为国家书写美丽的画卷?让我们做一个追梦人吧,坚定理想、放飞梦想,在广阔的蓝天下翱翔,即便有电闪雷鸣,我们也能对自己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沉淀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吧,珍惜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多年以后,我们能说我们是最强音。


结合《生活与哲学》知识,思考并回答:该同学所说的心里话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哪些观点?
2019-12-14更新 | 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结抗疫成果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


(1)结合材料,分析党中央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观智慧?

弘扬抗疫精神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2)有人说,精神是一面旗帜,有了伟大抗疫精神就能战胜新冠肺炎。结合联系观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寻找攻克良方

最早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截至7月20日,全球当前有大约25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中,其中至少有17种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3)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
2021-01-19更新 | 14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风林等八位行业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
 高风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做出了竞出贡献。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十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否则会瞬间被烧穿或是被漏焊,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35年来,从高质量的操作,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再到创新生产工艺,高凰林不断攀越焊接技术的高峰。高凤林三十五年的品质坚守,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雄冠全球,但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难以真正扬眉吐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据此有人认为,劳动者和企业只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我国就能建成“制造强国”。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2017-04-07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