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9 题号:2878744
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我国的探月工程实行“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总结和提升,直至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深空探测从来就没有康庄大道,探索路上遍布荆棘和未知的挑战。此次“飞行试验器”出行,如何安全地“回娘家”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怎么顺利飞到月球和怎么从月球安全和顺利地回来。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已经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阅读上述材料,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2)运用政治生活“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我国台湾地区,引发台湾局势紧张。

材料一   佩洛西窜访台湾的恶劣行径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恶意侵犯中国主权,我国外交部、中央台办、国防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5部门第一时间重磅发声,表达严厉谴责,中方随后推出多项严肃反制措施。为严正震慑美台勾连升级的消极举动,中国人民解放军自8月4日起在台岛周边海空域开展规模空前的实战化联合演训。在记者会上,我国外交部长表示,我们的立场正当、合理、合法,我们的举措坚定、有力、适度,我们的军事演训公开、透明、专业,符合国内法、符合国际法、符合国际惯例,旨在向肇事分子发出警示,对“台独”势力进行惩戒。

材料二   面对国际社会多方批评,当地时间8月9日,回国后的佩洛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为自己多方狡辩。佩洛西一方面仍然声称“感到骄傲”,一方面开始将责任转移至美国总统拜登身上。她称自己率领代表团前往台湾,就是为了遵循拜登要把重点放在亚太地区的政策方向。采访后段,她甚至有点抱怨,但话说到一半:“为何别人窜台没事,女人去就……”她提到的别人窜台事件是指今年4月美国国会参议院的一个两党代表团窜访台湾,然而事实是,针对美参议院代表团4月窜访台湾,我外交部和国台办均作出了严正回应。而此前一天,美国总统拜登被问及佩洛西窜台是谁的决定时,拜登说,“这是她个人的决定”。

材料三   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白皮书指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面对大陆和台湾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这一基本问题。“一国两制”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的方案。这是一个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赢的方案。两岸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白皮书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所决定的,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和势所决定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面对美国政客挑衅,中方推出系列反制措施是“正当、合理、合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佩洛西辩解的错误之处。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学知识,以“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为主题,写一份演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角度多样,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022-10-13更新 | 9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中国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与亚太地区人民一起探讨蓝色经济发展模式,合作推进发展,让美丽的海洋造福人类。
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让美丽的海洋造福人类的依据。
2020-10-27更新 | 11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他提出倡议,着力加快全球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致力于消除世界贫困的合理性。
2016-12-13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