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37 题号:3053091
中华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正所谓“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只有意与境相浑、心与物相契,才能构成美的诗词境界。材料表明(   
①同一个景物,因作者不同的心胸情怀,构成了不同的意境
②诗词是作者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对景物如实的描写
③诗词往往是与作者生命相结合的主体的感悟对客体的呈觋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8更新 | 22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数字化利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推动设备、设施的数据采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以提升管理、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效率和能力。数字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也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数字技术在很多领域能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甚至能完成人不能完成的工作。由此可见(       
①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
②大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③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终将代替人脑的思维
④数字化进一步印证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6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2022年9月17日,阿里巴巴发布了第一款物流机器人“小蛮驴”。它集成了阿里达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具有人类认知智能,能在无GPS环境下实现准确定位,轻松处理复杂路况并选择最优路径。遇到紧急情况时,它的“大脑”反应速度是人脑的七倍。“小蛮驴”的出现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意识不再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09更新 | 2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