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题型: 难度:0.64 引用次数:63 题号:312107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我国经济放缓的“新常态”。S市市长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隐身”GDP增速,取代它的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等表达,更加明确和强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要求。比如,提出“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6%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等。这里的“一隐一现”传递出强烈的转型信号以及科学的政绩导向。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职能”有关知识,谈谈你对S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传递的科学政绩导向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0年1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上述规定旨在(  )
①增加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内容
②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③提高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④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03更新 | 39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S省政府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该省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规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以增强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功能。
       材料二:S省政府认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绝非以城市数量和城市人1:2的增长来判断。相比“数量”的变化,城镇化应该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问题。城镇化可以提高社会公平,可以解决农民工和未来更多农民进城后公平分享到公共服务的问题。要防止一味追求城镇化率,对农村竭泽而渔,这就更需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解决“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S省重视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的原因。
2017-10-22更新 | 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区是个窗口,是改革的窗口,是开放的窗口,也是技术创新的窗口。”1984年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就为深圳的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深圳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特区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导航。


材料一:当年,深圳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坚持市场化取向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带动了发展质量、效率的不断提升。如今在深圳,从所有制结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这四个方面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这种结构特点的城市,各类企业能够平等竞争。“让市场说话”“规则说了算”在深圳深入人心。

深圳,敲响了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拍”,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工业区……40年来,深圳创新约1000个“国内第一”。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7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创新成为城市的基因。如今完善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又为深圳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材料二: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让市场说话”和“创新成为城市的基因”的深圳经验对中国深化改革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深圳市政府应如何作为?
2020-12-15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