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5 题号:3126340
“新常态”是时下的一个热词,从经济发展到政治生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领域,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校高三时事社团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并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其中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
表1: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

表2: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

(1)请你根据表l、表2概括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特点。
【APEC新亮点】
北京APFC会议也是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文化盛会。舌尖美食、民间工艺、场景设置等都传递着东方文化的悠长古韵和精深之美,既提升了文化软实力,也为经济合作添光溢彩。其中,各经济体领导人身穿“新中装”更是一大亮点和重头戏。“新中装”以“中”为根,款式、面料、纹样、工艺、色彩上都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深厚底蕴;以“礼”为魂,既寓意吉祥,又华而不炫,整体上气势恢宏,仪式感强,表达了中国人好客之道;以“新”为形,电脑提花机织、中西结合剪裁、寓意亚太经济体山水相依的纹样设计等都别具一格。
(2)北京APEC会议的文化展示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道理?
【发展新动力】

【法治新思维】

(3)结合以上信息,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中医系统31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抗疫彰显中医中药担当。3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武汉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问题

张伯礼的回答

问题1:如何评价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有没有该评价指标?对轻症、重症患者,中医西医结合有何治疗途径?

我们总结发现中医对治疗轻症患者很有效。表现在一是确诊病人痊愈的时间短,二是轻症患者变成重症的几率低。在临床症状改善之外,病人相关生化指标也都得到改善。我和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共同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抗冠Ⅱ号方)治疗500例研究显示,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症状明显减轻,CT影像治疗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一例转为重症。除了改善临床症状,也能改善相关血液细胞分类计数和免疫学指标。对于重症患者,还是以西医为主,西医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生命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支持才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而中医虽然是配角,但又不可或缺。——有删减加工

问题2: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不少人士认为中西医有差异,那么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呢?

在这场战‘疫’中,中医和西医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特别是在重症病人的抢救过程中,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但是有时辅助也起关键作用,有很多例子了。医疗队里的中医西医不分你我,谁有办法谁上,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时候,往往是局外人在争论中西医到底谁强谁弱,谁优谁劣,既无聊又无意义。中医西医各有长处,优势互补,人命大于天,能救命才是最重要的


(1)结合张伯礼对问题1的回答,你认为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中医?
(2)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张伯礼院士对问题2所作回答带给你的感悟。要求:书写规范,字数不超过200字。
2020-07-06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25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提出“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延续城市文脉。”
       近代以来,全盘西化思潮在华夏大地上此起彼伏,深度解构和扭曲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严重破坏和污染了中国当代新文化建设的土壤和生态。展眼时下,“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逆流,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文化教育和文化市场领域,也集中体现在“以他乡为故乡”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筑中。
       但作为西方城市管理、生产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的载体和表达,这类设计和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中国城市发展和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这是很多“大手笔”的城市设计一再以闹剧收场以及一些城市地标建成不久即被夷为平地的主要原因。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传统的文化、学术、思想、价值的地位不断提升,相关活动日益增多,社会影响不断拓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对“以他乡为故乡”的错误做法加以评判。
(2)结合材料和认识论知识,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的形成过程。
(3)校学生会邀请你参加“对话先贤”主题活动并对学弟学妹进行动员,请列出发言要点。(两点,每点10-30个字。)
2017-04-01更新 | 37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句话:“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1)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都有可能接触和了解到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事例。请试举一例,并简要说明该事例是如何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2018-05-04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