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4 题号:3147210
材料一: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
发展阶段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
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
第三步建成中国空间站
阶段成果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正在探索中,预计2020年之前完成
技术攻关
掌握航天员空间出仓活动关键技术
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解决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尚未解决


材料二: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2年的“神舟九号”,在这13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阔步向前。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骤,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二步骤,并向第三步努力。由于各方面协调一致,整个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2)联系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的航天工程为什么要分步骤、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传统的雷达虽有“千里眼”之称,但仍有很多“看”不到的地方。为给中国的航天航海、渔业、国防、天气预报等提供一双“明亮的眼睛”。1981年,刘永坦决定开创和发展中国的新体制雷达。获国家支持后,刘永坦带领团队经历800多个日日夜夜、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获取,终于取得重大理论突破。但他们并未就此停止,而是继续攻关实用化新体制雷达研制。37年间,刘永坦带领团队建成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完成中国首次对海远程目标探测实验,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新体制对海远程探测雷达……刘永坦团队目前已斩获多项大奖,但他们仍在为新体制雷达应用更加小型、灵活、广泛而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说明刘永坦院士是如何率领团队在新体制雷达研制中做出开创性贡献的。
2019-12-24更新 | 8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小岗村的18户村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最终1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进而确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进入新时代,农村改革又面临着如何适应较高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等问题。于是,40年后的小岗村又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土地经营变革,农民以多种形式(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村60%的土地实现了向粮食、葡萄、蘑菇、花卉等种植大户流转、集中,非农收入已成为小岗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0-04-13更新 | 19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长期以来我国教材出版乱象比较多,广受社会诟病。在高利润和高回扣的引诱下,不同单位甚至个人也进入教材出版和发行,一部分老师甚至领导成为教材乱象的幕后推手。
某语文老师XXX发现当地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上册课本有129处“瑕疵”,其中出现同一首诗的用字上,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有差别,一纸诉状将相关书店和出版单位告到了法院。面对该老师的这种执着,不少市民和家长为他这一做法点赞,觉得终于有人肯站出来正面纠错。同一首诗的用字上,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有差别,孰对孰错?这都是出版乱象的结果吗?专家表示,古代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续写之讹,或经过了后人的改动,因而不同时期刻印的同一书籍,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其中的少数字句有一些差异,甚至差异很大。
   “后人在选用文章时,一般会挑选一个错误少的好的版本,或经过今人校勘过的版本,这样错误会少一点。尽管少数字句有所不同,但各有优长,不能完全否定谁、肯定谁。”另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
对教材出现的用字差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2018-01-08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