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5 题号:3325259
材料一: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文艺妙语摘录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有生命力。


文艺不能一味追求利润,不要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防止千篇一律,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紧紧牵住文化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文化体制改革是怎样做到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6月9~13日,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在北京举办。

材料一 近年来,一些适合生产性保护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饮食文化类非遗项目日益活跃在大众视野,它们以丰富多样的门类、风格、形式,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次联展中,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作品、一项项世代传承的技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们驻足欣赏。同时,人们现场参与、亲自体验,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并利用VR等新技术重新审视非遗,进一步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生活的距离。

材料二 作为曾经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王麻子剪刀的传统锻制技艺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名片。近年来,随着外国品牌的涌入以及人们对于产品形象要求的增高,王麻子在发展过程中一度遭遇困境。然而,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华老字号品牌,王麻子扛起了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逆境中开始了品牌革新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王麻子应如何在逆境中实现品牌革新之路。
2019-12-29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1928年的油画作品,所描绘的是《史记·田丹列传》中的农民起义领袖田横在刘邦称帝后,将到洛阳招安,他手下忠心的500名战士为他送行的情景 。这幅巨大的历史画作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 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徐悲鸿以其作品的创新被誉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典范和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 
徐悲鸿的艺术之路给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创新具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2016-11-26更新 | 92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太极拳作为东方传统智慧的动态符号,是中国献给全人类的美好礼物。2020年12月17日,我国申报的“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极拳是一种“刚柔疾缓、内外一统”的传统拳术,其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但让新生代爱上太极并不容易,一是生活节奏快,时间碎片化,不可能慢慢悠悠地学;再有就是讲求效果即时化,“太极十年不出门”,但年轻人如果上两次课还没感觉到效果,可能下次就不来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新生代爱上太极”。
2021-03-03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