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3626917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日”旨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它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14高三上·山东济南·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6]
【知识点】 文化遗产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5年12月20—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建设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传统地名不仅是简单的自然实体标记,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通过保护传统地名,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加以储蓄留存,强化城市文化的涵养功能,为一个地区的公众打造风格独特的“精神的田园”。这表明(     
①传统地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意义和概括功能
②继承和发展地名文化能凝聚公众的城市归属感
③地名是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地名文化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9更新 | 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共一大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贵州遵义娄山关景区……2021年国庆假期,全国各地的红色地标迎来如织游人。人们致敬人民英雄、缅怀革命先辈,重温峥嵘岁月,回顾伟大征程,感悟伟大精神。红色地标迎来参观热潮的积极意义是(     
①有利于人们了解英雄事迹,继承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人们传承英烈精神,增强国家认同
③有助于保护革命文化遗址,主导地方经济发展
④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30更新 | 1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1921年仰韶遗址的科学发掘起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考古发掘(     
①丰富了历史文化滋养,激发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②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③展示了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
④创新中华文化基本内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07更新 | 2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