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3664030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两次志愿者服务……我校这些举措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校积极开展此类活动是因为
A.真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B.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的途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历经17年,屠呦呦课题组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2004年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青蒿素的研制历程表明实践活动具有
A.客观物质性B.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
2017-05-03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框架,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告诉我们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过程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反映时代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选项中观点与其蕴含哲理不相符的是
A.乱生于治,怯生于勇——矛盾的同一性
B.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践第一的观点
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一一矛盾的斗争性
D.物先必腐,而后虫生一一坚持联系的观点
2018-03-24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