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3744764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这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步伐明显加快,并成为全球网络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推进;以开放促改革拓展发展新空间,“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逐步走向深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取得上述成就体现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到2015年底我国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
行业
产能利用率
钢铁
72%
水泥
73.7%
电解铝
71.9%
平板玻璃
73.1%
船舶
75%

注:产能利用率也叫设备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上述行业国际通用产能利用率均在80%以上。
(1)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至少说出其两条危害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解决材料反映的问题。
2016-12-13更新 | 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历改革开放近40年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制造业第一大国。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在全部138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8位,再次成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材料二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来自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双重制约,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以机械设备为代表的投资品出口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伴随中国要素成本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成本不断攀升,价格等方面比较优势弱化,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相比,工资成本、环境成本等方面明显不占优势。与此同时,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出口产品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仍难以迅速占领国际市场,短期内新的外贸增长点尚未形成。
材料三       2016年4月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为了促外贸企稳,商务部组织了全国外贸企业的大规模调研,2016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商务部组织17个调研组赴广东、江苏等约占全国进出口额97%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实地调研。这次大规模调研主要围绕出口额占全国70%的家电、汽车等20大出口行业展开,一方面“一对一”访谈了200家典型企业,认真调查了解这些企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另一方面对3000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的主要困难和诉求。2016年5月5日,经李克强总理依法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多措并举,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外贸回稳向好。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促进外贸发展方面的政策是如何出台的。
2017-05-03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十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新方法、新路径,为推动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十年之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60%以上;十年之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速,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大约34%,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十年之间,我国贸易总额从2012年的4.4万亿美元连跨两个大台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十年之间,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十年间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2023-06-13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