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2 题号:3836665
材料一:科学认识“新常态”。2014年,一个新的名词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可以说,新常态“一半是描述现实,一半又勾画了理想”。
材料二: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5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阐释新常态“一半是描述现实,一半又勾画了理想”。
(2)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请你结合材料二分析怎样主动适应新常态。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2月5日,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旨的话剧《国魂》在成都上演。话剧《国魂》主要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于敏、孙家栋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们投身“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为主线,演员们以真情的投入,生动的对白,配合逼真的舞台效果,生动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们在艰苦复杂条件下,带领科学家们献身“两弹一星”事业的英雄事迹,再现他们以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创造出“两弹一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人间奇迹,用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惊人的毅力和速度实现了国防科研事业的战略性突破。

话剧《国魂》集合了四川省和全国优秀的专业戏剧创作人员,整个舞台运用了光电多媒体影像技术,无论是戈壁沙漠,还是研究场景都展现了历史的逼真与简约。创作期间,主创团队也先后多次到两弹城采风,穿越时光,感受“两弹一星”科学巨匠们真实的生活、工作场景,更加深入刻画了人物形象。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话剧《国魂》的创作是发挥意识作用的过程。
2020-06-29更新 | 12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50名党员时建党,500万党员时建立新中国,9000万党员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百年党史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学史明理,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味道”。学史增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学史崇德,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学史力行,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推动各项事业开拓前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1)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全社会开展“四史”教育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性。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就“青年学生如何做到永远跟党走”提出两条行之有效的举措。
2021-05-09更新 | 31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9月的开学季,垃圾分类进校园成为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内容,一些学校把垃圾分类知识搬上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深入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把垃圾分类贯穿于心、并践于行,将垃圾分类课搬上街头巷尾,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垃圾分类课。各地学校以科普讲座、趣味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孩子上了一堂精彩的垃圾分类课,可以使孩子们从小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并把此理念传播到每个家庭,通过他们再带动身边的所有人,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说明垃圾分类进校园成为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内容的原因。
2019-11-11更新 | 2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